【资料图】
搭建干事舞台 做好服务保障
新余“工博士”入企献智激发澎湃动能
本报新余讯 (全媒体记者江拓华 通讯员郭姗、尹灵)吴闰生博士带领汇亿新能源公司研发团队攻克18650-2000mAh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难题,市场反响良好;黄玉龙博士为慧驰公司成功研发区域物流快递管理系统,打通县域农村物流“最后一百米”……近年来,新余市针对企业高端科研人才引进难、高校博士科技成果转化难、科技创新项目落地难等现状,选派工学博士组团驻企帮扶,有效释放人才红利,持续激发产业发展澎湃动能。截至目前,该市已选派4批共计47人次,对接服务工业企业27家。
搭建人才舞台。该市建立新余市博士智库协会,整合高校院所的青年博士人才资源,吸纳博士128名,其中工学博士68名。依托“仙女湖夜话”“企业家沙龙”等平台,采取面对面交流、点对点走访、一对一评估等方式,征集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,建立人才和企业需求信息库,及时发布技术需求榜单,鼓励“工博士”揭榜领题,为科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。围绕“2+4+N”重点产业,该市选派一批年富力强、专业对口的“工博士”,重点对接新能源、光电信息、装备制造等科技型企业。
释放人才红利。该市引导“工博士”服务团找准切入点、发力点,将智力优势转化为企业效益。聚焦“人才+技术攻关”,积极引导企业为“工博士”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,放心、放手让其参与技术研发和项目攻关,帮助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水平。聚焦“人才+平台建设”,主动帮助“工博士”所在企业申报设立省、市级技术研发平台。该市先后成立市级以上平台10余家,其中省级平台5家。聚焦“人才+聚才育才”,充分借助“工博士”的人脉资源,依托高校院所人才团队,协助企业集聚高层次人才、培养高技能人才。截至目前,该市“工博士”服务团成员联合申报或实施科技项目18项,显著改进生产工艺7项,落地研发产业3项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。
激活人才动能。该市出台《进一步巩固提升“工博士”服务团改革成果若干措施》,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,让“工博士”在服务企业的同时,自身也得到更高提升、更好发展。支持服务团成员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项目,鼓励企业采取项目合作等方式与“工博士”协商报酬,依据服务贡献给予薪酬待遇。建立“周联系、月调度、季看望、年考核”全程跟踪服务管理机制,及时掌握“工博士”在企技术攻关、工艺改进等情况。表现优异的,在评先评优、职务聘任等方面给予优先,进一步激发“工博士”驻企帮扶积极性、主动性。
关键词: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