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田里有个“百合王子”,近日,广州市从化太平镇早稻丰收,银林村残疾人骆敏培带动过百村民致富。“两造水稻,一造百合花”,他用独特方式,创造出花棚有机水稻、用水稻有机肥的百合花等农产品。
“少了2个手指”
(资料图)
“一亩土地起码有600斤丝苗米收成”,近日,连片的水稻丰收,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骆敏培在农地里忙碌地收割着,心中十分喜悦,“等我把这些粮食都收割完了,我的心情会更好。”
说起创业,骆敏培跟记者聊起了过去,“我的手少了两个手指头,当年在工厂里面当五金工人,一次不小心,差点整个手掌都给切割机切掉……”
残疾人打五份工,寻找谋生机会
尽管人生受到挫折,但是,骆敏培并没有气馁,反而激发他谋生的斗志。
“尽管残疾人工作不好找,但是,我最厉害的时候,是一个人打五份工作”,骆敏培说,“干餐饮、种水稻、养鸡、卖农货、在荔湾广州圆推销塑胶……打五份工,寻找谋生机会。”
在芳村学种花,在从化种百合花赚人生第一桶金
2014年,骆敏培了解到村里一些村民觉得耕种经济收入低,不愿意种地的情况,于是决定回村创业。回到村里后,他成立了经济合作社,承包村民的土地种植水稻,由社员负责育苗、移栽、农田管理、农产品销售等具体工作。从最开始的20亩田地,一直发展到四百多亩。
在荔湾区广州圆打工的时候,他接触了芳村当地花农,思索着如何将鲜花行业带回从化当地……如今,花卉行业已经成为骆敏培的从事农活的最主要收入!百合是他的花卉行业里面的拳头产品,他在此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。
百合花田变稻田
“冬天,稻田变成花田;春天、夏天、秋天,花田变成稻田”,为了让耕地产生更多经济效益,骆敏培从单一地种植两季稻,改为“稻花轮作”。经过多年的摸索,他将水稻和百合花实行轮作,创作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。
“百合花的杆、根部等是稻田天然的有机肥”,骆敏培说,农田既种水稻,又种植百合花,田间的支架是用来栽花的温室大棚支架。他补充说,百合花田变稻田,百合花杆做水稻肥料:秸秆做百合肥料,创造出花棚有机水稻、稻香百合等农产品。
目前,骆敏培种植水稻400多亩,跟他有合作的稻田也有数百亩,带动广州从化、清远阳山等地过百农民致富。
文/图: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曾卫康 通讯员:吴彬
关键词:













